
如何檢修齒輪油泵
齒輪油泵的配備及檢驗方式;齒輪油泵的配備;齒輪油泵的配備要點。配備時,應包管泵體與泵蓋的成套性,不得雜亂。主,被迫齒輪應等高,其高度差不大于0.03mm;積極齒輪軸壓入積極齒輪時,選用熱壓法,應先將積極齒輪平均加熱到150℃~200℃時壓入;被迫齒輪軸壓入齒輪油泵殼體內。
軸頭深遠殼休分解面的數值應適合章程;將相應的襯套分?壓入被迫齒輪,泵殼以及後蓋後,襯套不應突出齒輪兩頭面,泵蓋端面及泵體內腔底平面;齒輪副裝入殼體後,端面間隔,齒頂與泵間隔及齒側間隔應適合技藝要求;配備後的齒輪油泵應運行靈敏,無卡滯現象。限壓閥在閥體內應能靈敏挪動,靠自己分量應能自在落座,緊閉周密;集油濾網應完整,如有損壞應許用焊錫焊堵,但焊堵面積不得大于濾網面積的10%.
轉子式齒輪油泵的配備。轉子式齒輪油泵安裝外轉子時,應把外轉子端面有倒角的一面先裝入殼體,安裝後旋轉內轉子,檢驗旋轉是否靈敏。磨合實驗。裝好的齒輪油泵應在齒輪油泵實驗台上實行磨合實驗。磨合時先以額定轉速無負荷形態下運行4min,而後逐步增添負荷到准則壓力延續3min,磨合中應沒有噪聲,過熱以及漏油現象,磨合後檢驗所修齒輪油泵是否抵達章程的功能指標。
檢驗與修繕;傳動齒輪與主,從動齒輪齒面上或表裏轉子齒面上有毛刺時有用油石磨光,如輪齒剝落或缺口應予調換。齒輪式齒輪油泵主,被迫齒輪的齧合間隔如過大,會波及泵油壓力,丈量時有用厚薄規在互成1200懲罰三點檢驗。正常的齧合間隔應爲0.08~0.20mm,最大不超出0.75mm,而且各丈量點間隔不超出0.10mm,超出應調換主,被迫齒輪。
轉子式齒輪油泵轉子軸與襯套磨損間隔超出0.10mm時,需調換襯套。也有用镗孔鑲套的方式,複原其准則配合間隔。鑲套修繕時,應關注維持內,外轉子的偏疼距固定,不然對供油量將有較大波及。
齒輪油泵蓋工作面磨損過大,也會波及泵油壓力,有用?板尺與厚薄規配合檢驗,其磨損凹痕深度不得超出0.05mm,若超出了可將泵蓋平放在平板上用氣門砂研磨平爲止。若大于0.10mm,可在車床上車平,而後磨光;也可在平面磨床上磨平。殼體端面可在銑床(或磨床)上銑(磨)去小量,而後在平台上研磨。
限壓彈簧過軟或球閥有磨損,不圓,麻點過多,緊閉不嚴等現象時,均應調換。內轉子橫銷有松動或傳動齒輪橫銷松動,亦應調換。安裝百分表丈量泵軸,用手揮動泵軸檢驗其松曠水准,齒輪油泵軸與殼的配合間隔通常爲0.03~0.08mm,如超出0.16mm應調換泵軸。
檢驗泵軸端面間隔,通常爲0.03~0.08mm,用厚薄規丈量泵殼尾端與傳動齒輪間的間隔,如超出0.12mm時,可拆下傳動齒輪,在傳動齒輪與泵殼尾端之間加墊適度厚度的鋼墊片調節。齒輪油泵從動齒輪與軸配合間隔通常爲0.02~0.05mm,最大不超出0.15mm.9.積極軸的彎曲,有用百分表檢驗,指針擺差無法超出0.06mm,超出時應給與更正。
相關資訊
- 如何使高粘度齒輪泵的正確運作
- 齒輪油泵的困油現象
- 齒輪泵的常見故障及解決辦法
- 油罐車用YHCB專用齒輪泵
- LT(原TL型)彈性套柱銷聯軸器
- 搖臂鑽床主軸箱齒輪泵故障維修方法
- NCB型噴射燃油泵
- 齒輪泵廠的种类有哪些?
- 螺旋泵的優點是什麽
- 教你如何養護齒輪泵
最新産品
同類文章排行
- 如何處理齒輪泵的常見故障
- 爲什麽不鏽鋼齒輪泵比鑄鋼齒輪泵能耐腐
- 爲什麽要選擇磁力齒輪泵呢
- 齒輪泵的密封會産生泄漏現象的原因是什
- 如何解決齒輪油泵工作中出現的故障問題
- 如何设计不锈钢圓弧齒輪泵
- 如何使螺杆泵保持高效率運轉
- 導致液壓轉向沈重的具體原因是什麽
- 如何對使用中螺杆泵進行保養
- 齒輪泵噪音異常比較常見的疑問